查看原文
其他

农金扶贫“绣花”功 织就绚烂致富梦

尚勤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2023-03-28

文/本社记者尚勤 

农村金融扶贫的“绣花”功夫下在哪了?响鼓重锤“锤”在哪了?冲锋陷阵“冲”在哪了?记者带你揭开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中的准功夫、深功夫、硬功夫、实功夫,寻找脱贫攻坚的新思路、真经验

一团彩线,一根绣针,一双巧手。在贵州施秉县马号镇的苗族村寨里,绣娘们飞针走线、手法细腻、绣工精致、色彩考究,用指尖技艺和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绣花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下针精准,才能秀出精美的花;需要认认真真,才能秀出完美的花;需要恒心耐心,才能秀出完整的花;需要抓住重点核心,才能绣出夺目的蕊。“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从2017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脱贫攻坚的“绣花”二字,频频擂动脱贫攻坚战鼓,发力薄弱环节关键点,落锤在需要下“绣花”功夫的细节处。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脱贫攻坚的金融主力军。农金扶贫的“绣花”功夫下在哪了?响鼓重锤“锤”在哪了?冲锋陷阵“冲”在哪了?让我们一起揭开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中的准功夫、深功夫、硬功夫、实功夫。


准”功夫:扶准,才能扶稳

农金扶贫模式有哪些?近年来,农信系统通过产业扶贫、党建扶贫、结对帮扶、消费扶贫、教育扶贫、金融科技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主要模式给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送去金融“活水”,带动贫困老百姓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新路。模式百花齐放,关键在于真抓实干。脱贫攻坚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找对“穷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金融“活水”靶向发力。
“拔穷根”必精准。


金融扶贫对象个个“选准”。相比于送钱送物的救济式扶贫,“授之以渔”的开发式产业扶贫能将农户、企业、市场每个细胞激活,扶贫效益也更明显。然而,扶贫产业选得准、发展得好,才能实现群众脱贫致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山东农信主动对接当地产业规划,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思路,因企施策、精准对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特色优势产业主体,通过吸收就业、订单合作经营、土地流转、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除了产业扶贫,贫困户精准帮扶也是农信扶贫做得最实的一项工作。四川农信、贵州农信等多省贫困户建档立卡达到100%覆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授信达100%,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满足率达100%,并建立贫困户台账,分类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到户、精准到人。
金融扶贫流程环环“扣准”。脱贫攻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对于农金扶贫,需要做到“六个准”:建档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派人服务精准、项目调查精准、信贷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湖北省联社建立“七专”扶贫机制,设立专门流程,在全省农商银行实行定制化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流程,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审结制”,切实缩减流程、提高办贷效率,确保金融扶贫全程精准,扶贫贷款“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上、能致富”。


金融扶贫措施条条“瞄准”。出台金融扶贫的专项规划、专项措施,制定金融扶贫的专项机制、专项考核方案、专项实施意见、专项操作指南……农信机构将金融扶贫当作一件大事、要事去抓,每一条执行落地的措施都瞄准实效、抓住质效。重庆农商行倾斜信贷资源,单列资金规模;倾斜考核资源,细化扶贫激励指标;倾斜人力资源,选拔有能力、有担当的员工驻扎深度贫困乡镇,精准靶向、对症下药,不断增强金融扶贫的“造血”功能,激发金融扶贫内生动力。
深功夫:深入,才有深度“金融扶贫千头万绪,不是放放贷款就能一了百了的,很多贫困百姓不懂技术、不懂经营、不懂市场,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倾力帮扶,农商银行扶贫要深耕细作才能收获春华秋实。”山西壶关农商银行行长秦润中朴实地说道。


时隔近三年,记者再次采访秦行长时,听到了西汉村“三贷一成功”的致富佳话,听到了那位给我一碗面的老汉如今已收入翻番的故事,更感受到了农信人在扶贫中扎根一线、细致入微的精神与态度。从出主意到找市场,从融资到学技术,从引水源到紧急修枝剪叶,从引进康乃馨到发展有机蔬菜,壶关农商银行不断将金融扶贫延伸到更深处。2019年11月,壶关县14项指标均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脱贫摘牌。在这背后,壶关农商银行完成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资料收集和评级授信,近三年累计共发放扶贫贷款16.4亿元,占全县各金融机构扶贫贷款发放总额的一半以上。


“那年刘寨村‘农商银行扶贫公示牌’被大风吹倒,村委会找人连夜扶起,还对我们说农商银行的这块牌子坚决不能倒啊……”电话那头,秦润中行长陷入沉思。
深入才有深度,细致才能极致。若不是深挖需求、超越金融范畴的扶贫服务,若不是真心用心的扶贫真情,怎能换来贫困百姓的信服与赞誉。


农金扶贫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不止这一个故事。


在易地搬迁扶贫中,贵州兴义农商银行不仅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还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同劳务公司对接,建起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让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在结对帮扶中,天津农商银行驻村工作组与弥勒院村村“两委”带领村民铺设管网、田间除草、灌溉管理,并肩战斗在田间地头,并为困难群众修复危漏房等;在教育扶贫中,农信机构除了发放助学贷款,还为贫困生设立助学金、关爱留守儿童,组织贫困山区的孩子开展暑期活动。贵州农信坚持扶贫扶智,选拔金牌讲师、优秀课程,确保“金融夜校”授课质量,一课一分析、一月一总结,主动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和水平。



硬功夫:攻技,才能攻坚

科技是提速脱贫攻坚的硬核力量。近年来,随着贫困地区移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科技得以顺利“上山下乡”。各农信系统除了在贫困地区布设金融服务自助机具、“村村通”、移动支付设备等,还建立了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库、授信系统以及手机银行等智能化金融服务平台,找到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一把“利器”。


打开移动设备,客户经理迅速录入贫困户建档信息,可实现线上授信与审批。贵州农信打造“互联网+农村金融”扶贫数据化体系,创建集微信小程序、客户经理移动端(APP)、后台管理PC端于一体的信用工程系统,实现7×24小时无地域限制的金融服务。


在让习近平总书记“揪心”的悬崖村,凉山农商银行依托四川农信“蜀信e惠生活”平台,采取“互联网+专业合作社+金融+农户”的模式,让数字银行走进村庄。


在重庆农商行开展的“扶贫搭把手·助农拼一单”直播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公益活动中,共助力全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充分挖掘农特产品价值,拓展销售渠道。


打开长沙农商银行的“线上助农商城”,不仅有送货到家的冷链包装及物流配送,轻触指尖的快捷支付,“Q闪贷”纯线上消费贷的优先申请权,还有直达省内各贫困村的模块接口,搭建全省线上扶贫助农新平台、大通道。


在上海农商银行,全国首个“新农直报”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成功运行,为贫困农户提供线上申请入口,最快5分钟完成放贷……


亮点纷呈的金融科技扶贫背后是强大的实力支撑,更是农信机构不计成本、不怕付出的辛苦与真诚。也许短期盈利不可期,但长久必有益。


实功夫:有党,才能有福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要建强基层党支部。“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建有温度,扶贫有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依托党建扶贫,农村金融做出了实功夫,也下了一番苦功夫。
当党建扶贫遇到金融扶贫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向贫困村(镇)派驻第一书记、党员金融助理帮扶整村脱贫、整村致富,组建党员扶贫队、党员先锋队走村串巷了解贫困户、扶贫企业金融需求,与政府开展“党建共建”“双基共建”“党建联盟”合作对接,搭建“党建+普惠金融”服务室、党建“扶贫车间”……通过一系列多样化的方式,农信机构将党建扶贫和金融扶贫融合得恰到好处。在很多地方,农信党支部与几十个政府、企业结成党建联盟,将金融扶贫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在很多村庄,党员金融助理的办公桌就设在村支书办公桌旁,第一书记驻村一个月才下山一次;在很多空巢老人心里,党员客户经理已成为他们最近的亲人,在很多贫困创业者的朋友圈里,农商银行已成为最靠得住的挚友。


当金融党建深耕金融扶贫会种下什么、收获什么?中国人信党、为党、依靠党。党建是一条纽带,也是一个同心圆,它将农信机构与脱贫攻坚中的政府、企业、个人紧紧圈在一起、联在一起。“贫困户不是‘包袱’,而是宝贵财富。金融扶贫是银行担当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而社会责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基石。农信要在贫困群众需要时帮一把、扶一程,当他们了解和认可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就会把我们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湖北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亚华如是说。这位农信系统唯一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的实干家对于金融扶贫有着深深的敬意和情怀。“金融扶贫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贵州省威宁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周正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春天时让贷款变成种子、化肥,埋在土里,秋天时,它变成了金灿灿的果实,金苹果、黄叶子、金土豆……春种秋收,夏耘冬藏,这不是很浪漫的吗?”


种下真情,收获幸福;种下希望,收获未来。全国农信在金融扶贫的道路上依靠党建深入人心,依靠科技攻坚克难,依靠服务赢得口碑,依靠责任与担当获得荣光。各地农信近100%的贫困户建档,70%甚至90%以上的扶贫贷款投放……他们正用一串串靓丽的数字和脚踏实地的实干书写着脱贫攻坚画卷上最绚丽和最富有神韵的一笔,也挺起了农金大地上贫困百姓最厚实、最温软的肩膀。(本文刊载于《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第19期)


点击图片查看记者专辑

本社资深记者尚勤记者之路注定山高水长,只要初心在,纵然有千山万水,也会在脚下流淌成一首醉人的歌。


责编:王峥
责校:龚雪
责审:王汉



亲!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